收藏本站  |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成就 专 著 音容笑貌 追 思 纪念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刘东生先生纪念展室 > 追 思 > 同事卷
记刘先生鼓励和指导我们进行西宁黄土研究
发布时间:2013-10-23 点击次数:

鹿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0004月下旬,15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HKT)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在此之前,我们刚刚开始西宁地区和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土研究工作。那次会议有很多研究青藏高原的专家到会,作为初涉青藏高原环境演化研究工作的年青人,我在会上做了关于西宁黄土古气候记录初步结果的报告,刘东生先生听了我的报告后,鼓励我们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当时听了他的话很是激动。由于我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从事于黄土高原的研究工作,对青藏高原方面的研究了解甚少,加之受到视野和研究经费等因素限制,对西宁地区的黄土工作能够持续多久,心里无数。大约半年以后,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刘先生的,他邀请我把西宁黄土研究的结果整理总结,在《第四纪研究》杂志发表。接到他的电话之后,我既感动又兴奋!一位负有盛名的大科学家,对我这个涉世未深、刚刚跨入第四纪研究之门的年青人如此关心和重视,真是我不曾想到的,同时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之后,我就琢磨如何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能够通过专家评审。除了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之外,课题组内的人员进行了多次讨论,并专程到青海补采了一些认为有问题的样品,重新在实验室测试。论文写作中充分考虑每位参加者的意见,并争取有些新意。论文初稿完成后,交给当时的编辑宋云华老师,经过评审后,在她的认真指导修改下,该论文于20019月在《第四纪研究》发表,那是我第一次在这个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此论文的发表,增强了我们把西宁地区黄土研究工作进行下去的信心。同时也认识到,刘先生认为重要的工作就应该继续深入地去做。后来,西宁地区黄土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等的资助,研究得以延续,一直到现在这项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除了第四纪环境记录外,我们也把研究方向扩展到河流地貌演化、高原隆升和新生代环境演化等。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仍历历在目,并一直鼓励我把黄土与环境的研究工作坚持下去。后来与刘先生的交往比较多了,每次见面时,他总会关心询问我们研究工作的进展,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鼓励。偶尔他的研究生要进行野外工作需要帮忙,他都会亲自安排,并很谦虚地与我们讨论野外的行程。我个人的一些事情在咨询他时,他都给出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给我很多鼓励。

去年听说刘先生生病住院,准备专程看望并汇报近来的学习工作情况,被告知先生需要静养并减少感染,也就作罢了。再后来,就是听到先生去世的噩耗!斯人已去,生者唏嘘。我们痛失了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智者;痛失了一位指引方向、循循善诱的大师。他的支持鼓励和提携后学的风范,将激励我把黄土科学的研究事业进行下去。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京ICP备1200184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编:100029
电话:010-82998551 传真:010-62052184 邮箱:chiqua@mail.igg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