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最难忘的三件事
裘 善 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12)
从1959年起,每年总能与刘先生见几次面,这是因为我有两位老同学高维明和陈承惠在刘先生的第四纪研究室工作,当时刘先生任第四纪研究室主任。我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地貌研究室副主任。当我每次出差北京时总是要去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看老同学,也能见到刘先生,每次见面,他总是热忱接待我,并亲切交谈指出研究地貌第四纪的一些方法和努力方向,刘先生换对我们东北地理所在研究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谆谆教诲,受益匪浅。与刘先生交往中有三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难忘的一次见面
1978年,东北辽、吉、黑三省第四纪工作者为了搞好地层年表编制中的断代工作。第四纪工作者一行7人赴云南禄丰、元谋,四川攀枝花、重庆和江西庐山等地考察第四纪典型剖面、化石地点和古冰川问题。在完成对云南考察后,途经贵阳,前去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拜访刘东生先生,记得见面是在3月20日,那时是“文化大革命”末期,他仍处在逆境中,单身住在贵阳山城。哪天我们见他时,他在所内一间堆满专业书籍的小屋里,也没见有办公桌,他就坐在书堆上阅读专业英文书刊,仔细一看,阅读的是与地方病有关的外文书籍。虽然身处逆境,科研条件那么苛刻,环境那么恶劣。但是,刘先生并不气馁,仍在孜孜不倦地做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给我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谈到地层年表时,刘先生指出东北第四纪地层年表编制工作对发展中国第四纪事业意义重大,并鼓励我们一定要搞好,他还就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与我们展开了深入的交谈。那次见面的时间虽然不长,他的谆谆教诲,使我们更有信心,觉得一定要鼓足干劲,做好第四纪地层年表编制和断代工作。
焦急万分时刘先生伸出援手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1984年8月我们一行去出席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貌学大会,会期一周,那还是我第一次出国。那时不像现在外事环境那么宽松,外汇也随时随地可以换到。中国科学院外事局批准我出国时限就是一周,出国外汇按补助标准也只给了够一周的费用。当时,对出国人员的管理十分严格,出国人员必须按时回国,否则,就按违反外事纪律处理。不料到英国以后,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虽然从到曼彻斯特开会的第一天开始,大家天天关注返程机票的确认,唯恐返程机票确认不了,无法如期回国。当时北京 - 伦敦间,一周只有一次航班,假如误了预定的航班,就要等待一周。一直到了会议结束的前一天,还没有接到返程机票确认的消息。如不能按时回国,按规定必须提前通过外交途径请示国内本系统的批准。出此处国的我们换不知道如何去办理这个手续,况且,这等待的一周所需的外汇又用从哪里来?尽管大家担心,但害怕发生的的事情还果真发生了。预定的返程机票一肯定没有座位,必须在曼彻斯特或伦敦等待一周,一周后是否一定能成行,也是个未知数。这时,大家心情焦急万分,连生活费也没着落,真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正当大家发愁怎么办时,倍受大家尊敬的刘东生先生和施雅风先生,看出了大家焦虑不安的心情,立即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让大家不要焦急,安心开好这最后一天的大会。刘、施两位先生主动为我们分忧,通过中国驻英大使馆分别向国内各系统(行业)请示,延期一周回国。并与中国驻英大使馆协商好了,一周生活所需的外汇费用可向驻英大使馆暂借。刘先生还慷慨解囊,给了我的一些零用钱。此举使我们这些处在困境中的初次出国者,感动得热泪盈眶,感激万分。事至今日,我还清楚记得当时我们的兴奋之情。
千万没有想到福会从天降
1989年8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第二届国际地貌学大会,正值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必须争取参加这次大会,但是出国的费用怎么办?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接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合作部的出国通知书,科协国际部决定资助我参加第二届国际地貌学大会。千万没有想到,一时会福从天降,高兴极了。我去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办理出国手续时,国际合作部长告诉我:中国科协1989年资助出国参加第二届国际地貌学大会的总共只有2个名额,全程资助你和王乃樑先生,这是刘东生书记亲自安排的。那时刘东生先生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主管国际部。我当时太高兴、太激动了,我心想刘先生为什么安排我呢?一则我与刘先生既无亲又无戚,二则又无什么刎颈之交。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地貌与第四纪工作者,与刘先生只是30年的同行,互相相识罢了。刘先生为什么如此器重我、关心我呢?惟一的解释就是刘先生出于公心,看出来我是一个非常热爱地貌与第四纪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又处在一个弱小群体。刘先生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胸怀坦荡,他只是从培养和关心下一辈第四纪工作者的成长,明白要使一门学科赶超先进、兴旺发达,必须造就一支强大的高水平专业队伍的战略高度出发而做出安排的。
上述事件虽谈不上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真的只是区区小事。但从这些小事所体现的刘先生的大度,却深刻感人。从长期交往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刘先生不仅学问博大精深,是世界一流的卓越的科学家,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一代宗师。同时也是一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对人和善、虚怀若谷,温文亲切,思想境界高尚的伟人。
虽然刘东生先生离开人世已快一周年,但直到今天,他的光辉形象,高尚道德情操和伟大精神永远记在我的心中,我将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