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敬爱的姥爷
王 伊 文(Even Wang)
这天,我在医院值班24 小时后,刚回到家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她说:“在姥爷逝世一周年时准备出一册纪念文集。你也写一点东西来纪念姥爷吧。”挂了电话,姥爷慈祥的笑脸、一件件儿时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海,对姥爷倍加思念。
虽然我的中文不太好,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但是我还是想用中文写这篇文章。因为我知道姥爷一直希望我学好中文。就以此文献给姥爷吧。
我从出生到十岁来美国之前一直是在姥爷家长大的。我姥爷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我一直为是刘东生的外孙而感到自豪。我姥爷对我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他一直都在不断地教育我,用他的经验,更多的是用他的行动感染着我,希望我能成为像他一样成功的人。我还清楚地记得一些和姥爷一起生活时的故事。
我姥爷很注重看书,他觉得多看书是一个人一生走向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人生的一种乐趣。我记得当我只有两、三岁,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姥爷就教我“看”书。第一部“看”的是《西游记》漫画书。我姥爷很耐心地一页一页地给我讲,从孙悟空打白骨精,到孙悟空大战牛魔王。他一边给我讲,还一边儿用录音机录下来,让我以后可以自己慢慢地重复地“看”。几年后,在我上小学之前就已经“看”完了所有的《西游记》、《水浒》、《史记》等漫画书。我最喜欢“看”的是鲁智深火烧瓦官寺的那段故事,和梁山后来打朝廷。我记得我姥爷很兴奋地和我一起背诵梁山的一百零八个英雄的名字,经过努力我们能把所有的英雄按照排名背下来。就这样我的第一部书是姥爷讲给我听的,是姥爷教我从听书开始到学会看书。至今阿婆还保存着那些录音带,她们是姥爷留给我的宝贵的“遗产”。我会永远地、很好地保存她们。
我十岁的时候父母接我来美国读书。我到美国以后没有放弃对中国文化的爱好。我特别喜欢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写的特别爱看。我阿婆和姥爷特地买来金庸所有的小说给我寄到美国来。正因为姥爷的精心培养使我从小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有了很大的兴趣。让我发现了看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我练出了看书的功夫及耐力,养成了喜欢看书的好习惯。到我准备考大学的时候,要补英文,靠得就是这种耐力来看很多的文章去促进英文水平。现在我在医学院读书也是靠着这种耐力来完成艰苦的学业。
使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姥爷经常找出时间来和我玩。我小时候很好玩拼打,因为我喜欢孙悟空,武松,和佐罗等等人物和故事。我记得有一次我从幼儿园回来,在地上捡到了一把佐罗的剑。回来以后就很兴奋地要和姥爷比剑。我姥爷也凑趣,拿了一本旧日历做了一个纸棍和我打。我姥爷还经常和我打游戏机,我们最爱玩的就是台球。姥爷打得比我好,经常让着我。但有一次我输的太惨了,然后,当轮到我姥爷打得时候,我故意捣乱作弊。这次姥爷生我的气了。他说我作弊的行为很不好。从此不管输赢我都很光明正大的玩,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前几年我从美国回来探亲,那时候美国最流行的电视剧就是 《Lost (迷失)》。我在家看时,我姥爷也非常感兴趣地问我故事情节和我一起看,虽然一开始他看不太懂。到后来他看得比我还上瘾,中午都不睡午觉。吃完中饭,晚饭就和我坐在电脑前看电视剧直到看完。当时我就想“一位88 岁的老人了,还有这么大的好奇心啊 ,难怪他的科研工作总是有创新呢”。
姥爷让我很敬佩的还有他对工作的投入和认真精神。不管他做什么都是集中精力,从写每一篇文章到录制自己的故事给为他写自传的老师。他常常早上四点就起来,到洗手间里或是阳台上录音。他写文章的时候,一写就是四个小时(这时他已经89 岁)。他从来不把今天可以做完的工作拖到明天。他对自己的事业是那么热爱,70岁的时候还去南极,八十岁去夏威夷爬了一天的火山,八十五岁的时候还去了珠穆朗玛峰。
我姥爷对任何人都很尊重。不管他是国家主席、还是总理,还是他的学生或同事们,直到打扫卫生的阿姨,大妈。我姥爷总是面带笑容地向人们问好。他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从来不说别人不好。反过来所有的人也都很尊敬我姥爷,而且他有很多的朋友。
我从小在姥爷家里长大,我觉得很幸运。姥爷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会永远珍惜我和姥爷一起生活时的美好故事。姥爷是我的一个伟大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