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会活动 > 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纪要
发布时间:2010-08-26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于2010年8月18-20日在兰州大学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青藏高原隆升与中、东亚干旱环境演化”。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联合主办,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等单位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等相关学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77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提交学术论文400篇。  

  2010年8月18日,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在兰州大学飞云楼报告厅以及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分会场)如期开幕,会场座无虚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李吉均教授,南京大学校长陈俊教授等专家学者在两个会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丁仲礼院士代表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作了讲话,他特别强调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要有创新精神,加强战略研究,让第四纪研究有更新鲜的科学问题,更新鲜的研究内容,要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丁院士还指出对于同行工作要尊重和支持,要互相帮助。他鼓励争论,鼓励创新,鼓励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研究。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大家参加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并介绍兰州大学的一些情况,热忱欢迎各位专家、朋友经常来兰州大学交流、讲学和指导,关注兰州大学,特别是第四纪地质学的发展,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就“跨越冰期旋回的长周期变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赵井东博士代替施雅风院士就“中国第四纪冰川类型划分的初步意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研究员就“冰期-间冰期水循环、季风与大气甲烷浓度变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培震研究员就“青藏高原东缘与北缘主要山系崛起的构造控制作用”、南京师范大学汪永进教授就“探索中国石笋同位素气候地层层型问题”、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禹研究员就“青藏高原2.5千年来温度变化特征、周期及未来趋势”、兰州大学潘保田教授就“祁连山北部地表剥蚀与构造抬升关系初步研究”、同济大学刘志飞教授就“海洋粘土沉积学与晚第四纪古环境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周尚哲教授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作了大会学术报告。九个报告在时间尺度上涵括了从构造尺度到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再到年际尺度;记录的载体从海洋沉积到黄土沉积再到石笋、树轮记录;在方法上从模拟和计算。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各位专家详细的讲解让参会代表获益匪浅。 

  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以“跨越冰期旋回的长周期变化”为题开始了会议的学术报告日程。轨道周期的研究原先只看重万年尺度,现在已经注意到四十万年甚至于更长的周期;另一方面,原先研究的重点在于冰期旋回之间的相似性,近年来已经转移到各个冰期的特殊性。这些变化,不仅提出了轨道驱动的新命题,而且指出了原先研究中的误区。汪院士从冰期旋回的差异,跨冰期旋回的长周期性,长周期的成因,气候长周期与人类社会。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报告,先生指出研究短周期记录时应该看到长周期气候的烙印,强调应综合长短周期以认识未来气候。先生的报告有很多新的思想,包括指出了海洋微生物以及病毒在古气候中潜在的巨大影响,他语言诙谐风趣,让人过耳不忘。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研究员回顾了冰期—间冰期水循环、季风及大气甲烷浓度变化的相互关系,指出了800 ka以来大气CH4浓度的波动既包含了多个周期的信号,又具有强烈的半岁差周期,也具有清晰的5-6 ka周期。初步的分析显示, 5-6 ka周期可能亦来源于与季风相关的低纬过程。 

  8月19日上午至20日下午,与会代表分别围绕“东亚新生代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新生代地层与古生物”、“青藏高原隆升及冰冻圈环境”、“河流系统演化与环境”、“干旱区环境及沙漠化”、“高分辨率季风变迁及其与高低纬联系”、“黄土沉积与环境”、“古海洋学与海陆相互作用”、“古人类、古文化与环境变化”、“地质生物过程与碳循环:观测与模拟”、“气候变化机制与数值模拟”、“新构造、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近现代环境变化过程与机理”、“第四纪年代学”、“第四纪教育”等15个专题进行了分会场学术交流。共举行了48个场次的专题学术交流,共有300多人次分别在各分会场作了学术报告。各个会场气氛热烈,代表积极参与提问与讨论,获得了许多新的启示。展板交流是口头报告的重要补充,20多张展板清晰的展示了多个研究者最近的研究成果,引起大家会议代表的较大的兴趣,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技奖励获得者以展板姓氏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学术成果,使参观者深受鼓舞。 

  作为本届学术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14-17日举办了以“第四纪科学领域的新方法与新进展”为主题的会前培训班,邀请国内外16家高校、科研院所的21名知名学者,就第四纪领域的研究方法革新、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最新进展及未来应关注和努力的研究方向等开设专题讲座。培训班由南京大学朱诚教授、兰州大学孟兴民教授、张家武副教授负责,于2010年8月14日-8月17日开课,共计四天。共有来自全国31个高校、科研院所2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答问,促使专家和学员之间形成良好沟通,令培训班收到预期效果。 

  8月20日下午6点,举行了简短的大会闭幕式。闭幕式由陈发虎教授主持,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孟兴民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感谢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给予的经费支持。闭幕式上,李吉均院士和汪品先院士先后发表感言。两位老先生回顾了我国第四纪科学的发轫、发展,到现在的繁荣壮大,寄语年轻的地学工作者,瞄准科学目标,踏踏实实工作。他们对这次第四纪大会的会议组织和学术报告书评给出了高度评价,指出这次第四纪大会是史无前例,如此多的参会人数和高水平的学术报告说明了我国第四纪的兴旺发达,认为我国第四纪的发展将会更加繁荣,中国的地学工作者也必将会为全球地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闭幕式上,南京大学郑洪波教授、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赖忠平研究员,兰州大学勾晓华教授、英国伦敦大学Royal Holloway学院Thomas Stevens博士等青年学者也先后谈了自己参加者这次大会的感想和体会,提出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兢兢业业做学问,发扬光大中国的第四纪研究。最后,肖举乐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大家积极参加会议,代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对会议成功举办而辛勤工作的承办单位及各位老师表示诚挚谢意。他感言,这次会议不仅让大家领略了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刘东生和施雅风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高尚的人格风范。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扩大)会议”、“《第四纪研究》编委会全体会议”和“第四纪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本次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陈发虎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向各位代表汇报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的筹备工作情况。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秘书长肖举乐研究员汇报了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会的运作情况,提出当前第四纪研究之困境,并期望在将来加强战略研究,在第四纪研究上有所突破。《第四纪研究》副主编杨美芳向与会编委介绍了该期刊的出版、发行,稿件来源和稿件录用率,主要成绩、问题及未来的工作设想等。在“第四纪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各个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畅所欲言,对第四纪研究的主要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努力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规划与探讨,深思了第四纪研究的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会后,240名代表对富有西北特色的戈壁、沙漠、绿洲、古湖泊等干旱区地貌第四纪进行了科学考察。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邓涛研究员、南京大学鹿化煜教授、兰州大学刘秀铭教授和夏敦胜教授分别负责“甘南线”、“青海线”、“河西走廊线”和“腾格里沙漠线”等4条考察路线,考察代表切身体会了西部自然环境和地貌第四纪地质的特征,增加了对西部环境的认识。 

  本次大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与会代表人数的估计不足,造成了加急的酒店预定过多,浪费了宝贵的会议经费;同时,大会主场无法容纳全部的与会代表。会务组多次咨询专家的意见,大家非常一致地认为与会代表人数不会超过上届的 400人。本着节约的原则,会务组决定将大会主场由原先设定的甘肃省政府礼堂改为可以容纳420人兰州大学飞云楼报告厅。到会议报名截止日期报名代表竟然达650人,会务组应急加定了100套标准间(按酒店要求预付了第一天住宿费)。然而由于交通问题和部分代表没有注册等原因,实际到会注册代表为 577人。这样多预定酒店浪费了部分经费。同时,到会人数过多,很多代表进步了会议主场,给部分与会代表参与大会报告的讨论造成了不便。会务组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设置了语音影像同步分会场,基本保证了会议代表聆听大会报告的需求。 

  这次大会的成功举行与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局、兰州大学的经费支持分不开。中国科学院支持会议经费8.0万元,兰州大学支持会议经费7.0万元,会议培训班注册费7.2万元,大会注册费35.02万元,合计57.22万元。会议指出共计54.249万元,包括会前筹备花费3.0699万元,会前全国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培训和大会期间花费54.2479万元。会议结余2.9721万元,经秘书处沟通,介于经费将纳入到兰州大学设立的第四纪科学“研究生创新奖”。会议的成功举行还要感谢主办单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中科院青海盐湖所对这次大会的道义支持。 

 

 

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组织委员会
2010825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
版权所有 ©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京ICP备1200184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编:100029
电话:010-82998551 传真:010-62052184 邮箱:chiqua@chiqu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