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会活动 > 秘书长会议
秘书长会议纪要(2014.11.25)
发布时间:2014-11-27 

  研究会秘书处于2014年11月25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召开秘书长会议,讨论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闭幕式上会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会议由秘书长肖举乐主持,副秘书长高星、刘禹、吕厚远、莫多闻、沈吉、周力平出席会议,陈发虎因事请假。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闭幕式于8月18日下午后半时节举行,与会会员针对全国大会的组织形式、第四纪教育与学科发展、研究会日常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促进我国第四纪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保持我国在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秘书处根据现场记录对会员建议进行了整理,秘书长会议逐条对这些建议进行了充分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建议1:专题设置过多、过细,不同专题之间内容有重复。建议根据研究内容设置专题,将内容相近的报告集中在同一专题中。

  建议2:应用第四纪研究的专题太少。建议设置更多有关应用第四纪的专题。

  建议3:建议根据第四纪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将专题设置为几个大方向,并相应地组织几个成果突出的大报告。

  答复:往届大会的专题总体上根据研究会专业委员会进行设置,本届大会沿用了这一专题设置方案。由于现有的15个专业委员会之间研究内容存在交叉,因此大会设置的部分专题在内容上出现重叠。建议下届大会学委会和组委会根据第四纪研究的若干领域设置专题,并根据报名情况对专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建议4:第四纪研究者要有危机感,要跳出第四纪审视第四纪。建议邀请与第四纪密切相关的其它领域的专家(比如气象学家)作大会报告。

  答复:本届大会组委会邀请了第二届(2011年)和第三届(2013年)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获奖人作大会报告。这些获奖人近年在第四纪前沿领域做出了原创性学术成果,是我国第四纪界的杰出青年人才,他们的学术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对同辈青年学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启示作用。建议下届大会学委会和组委会在组织大会报告时,除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获奖人外,再邀请1–2位相关领域的前辈专家作大会报告。

  建议5:学术报告的质量良莠不齐。建议根据研究内容的前沿性、文字图表的简洁程度、报告人的讲解水平等对报告进行筛选。

  答复:本届大会的部分专题,报名人数较少,选择余地较小,导致这些专题的报告人多为博士后甚至研究生。建议下届大会专题召集人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口头报告,并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审阅报告摘要,对报告进行筛选。同时建议所有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和骨干成员,积极承担向全国同行报道团队最新成果的责任,为我国第四纪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议6:建议在专题报告结束时,专题召集人对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和主要问题进行简短的总结。

  答复: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建议下届大会组委会在时间安排上为每个专题留出5分钟,请专题召集人作总结。同时建议专题召集人委派专人作现场笔记,记录每个报告的核心内容和亮点成果。

  建议7:展板报告的交流时间不足,建议为展板报告设置专用时段,邀请展板报告人负责报告内容的讲解和讨论。

  建议8:建议借鉴某些国际学术大会的组织形式:每天上午为综合性学术报告,下午为展板报告。

  答复:本届大会报名人数之多前所未有,由于3天时间有限,将展板报告安排在茶歇时段,这是本届大会的不足之处。建议下届大会组委会为展板报告专门设置1小时左右的时间,以便参会人员与报告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同时建议专题召集人对展板报告进行适当筛选,进一步提高展板报告的整体水平。

  建议9: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参会人员中占大多数,建议设立青年论坛,并由青年学者负责学术报告的组织和安排。

  建议10:建议对青年论坛展示的学术成果进行评选,并设立专门奖项,奖励优秀成果获得者。

  答复:这些建议值得采纳。建议下届大会设立青年论坛以及优秀成果奖,青年论坛由本届与下届大会之间的两届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获奖人负责召集,优秀成果奖由所有听众通过现场无记名投票进行评选,具体实施细则待定。

  建议11:建议设置专门展区,介绍国内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和优秀学者。

  答复:由于全国大会的时间和会场空间有限,这一建议无法实施。此外,包括第四纪界专家学者在内的所有科技工作者的个人信息和科研经历,均可在所属单位的官方网站查询。建议提此建议的会员上网查询。

  建议12:建议对大会网站进行材料电子化、密码查询等方面的改进。

  建议13:建议将口头报告的演示文稿和展板报告上网。

  答复:本届大会首次建立了独立的大会网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网站操作的便利程度仍有欠缺。建议下届大会组委会吸取本届大会网站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大会网站的便捷性。关于口头报告演示文稿和展板报告上网一事,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建议提此建议的会员直接联系报告人,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二、关于第四纪教育

  建议14:这次大会有很多研究生、博士后作报告,有些报告也很前沿。但是,报告人可能只是选了一个好的剖面,用了一项新的技术,画了一条漂亮的曲线,而基础知识却十分薄弱,甚至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建议青年学子不着急,多读书,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建议认真阅读普通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水文学、生态学、气候学等书籍,这些基础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发表的文章再多,我们第四纪的未来也是非常危险的。

  答复:这些建议语重心长!希望青年学子将这些建议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认真读书,潜心读书,读懂读通!

  建议15:现在的研究生、博士后第四纪方面的基础知识欠缺,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取消了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环境学这些课程。建议高校的第四纪同仁呼吁学校重新开设第四纪课程。同时建议加强第四纪教学经验的交流。

  答复:正如建议人所言,最近十余年我国高校第四纪地质学的教学工作存在严重隐患。建议有关高校的第四纪同仁肩负起学科传承的责任,疾呼校方恢复并完善第四纪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建议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定期举行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建议16: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一些地矿单位将工作重点转向与第四纪相关的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而这些单位的大部分人员没有第四纪背景,第四纪的知识几乎是空白,需要从头学起。建议我们第四纪同仁肩负起普及第四纪科学的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答复:秘书长会议经过讨论形成决议:在两届全国大会之间的偶数年,由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联合有关高校举办暑期培训班,邀请第四纪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授课,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院所青年学子招收学员。第一届暑期培训班定于2016年举办,由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大学联合承办,具体实施细则待定。

 

  三、关于第四纪学科发展

  建议17:听了丁仲礼理事长的讲话,觉得我们的第四纪研究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怎么做有特色的自主创新研究;另一个是,怎么面向经济建设,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建议大家围绕这两个方面加强研讨。

  答复:丁仲礼理事长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我国的第四纪研究必须将研究力量向两个方面聚集:一方面,必须将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密切地结合起来,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国家的宏观决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必须尽早从跟踪模仿式的研究中脱离出来,开展原创性、开拓性研究,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对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建议全国第四纪同仁认真学习领会理事长讲话精神,围绕这两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布局。

  建议18:这次大会的大部分报告都和气候有关,气候固然是第四纪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未来和过去是两码事,根据过去预测未来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存与第四纪地貌和地质灾害密切相关,但是,将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人类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还远远不足。建议加强这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

  答复:由于国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大多属于兄弟学会,与研究会其它专业委员会相比,应用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建议应用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吸引更多从事应用研究的优秀青年学子加入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建议19:第四纪不仅仅是古气候,还有其它更实际的问题,比如岩相古地理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做好了,对国家会有很大的贡献。建议加强岩相古地理研究。

  答复: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令人欣慰的是,近年,随着我国西部古近纪、新近纪环境演变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的研究内容已涵盖岩相古地理问题。

  建议20:研究古气候对预测未来气候还是很重要的。今年美国西南的干旱,两年前就预测出来了。很多相信这个预测的农民,没种玉米,改种开心果,避免了损失;不相信的农民,玉米欠收甚至绝收。今年,我国北方也出现了大旱,旱灾波及12个省区。这次大旱,我们04年已经有预测,我们发表的文章提出,2013年、2014年我国北方会出现干旱。所以说,古气候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答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挑战,古气候学是唯一一门引起人文学界、社会学界、经济学界以及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自然科学。因此,古气候研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

 

  四、关于研究会日常工作

  建议21: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第四纪研究会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议建立网络数据库,录入专家的个人信息、所属单位、联系方式、研究领域等,并搭建专业文献平台。

  答复:2012年,秘书处委托中科院网络中心,对研究会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网站<www.chiqua.org.cn>一级条目包括:通知公告、研究会介绍、组织机构、研究会活动、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刘东生先生纪念展室、研究会期刊、会员管理、联席我们。其中,在会员管理条目中,全体会员的基本信息(私密信息除外)均可查询。关于搭建专业文献平台一事,研究会网站可查询研究会期刊《第四纪研究》刊载的文献,其它期刊发表的文献,建议提此建议的会员登录相关网站查询。

  建议22:我国第四纪研究的生力军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大等单位,这个圈子以外的单位,第四纪研究的力量相对薄弱,但这些单位也很积极、很努力。建议第四纪同仁在基金申请方面对圈外单位多加关照。

  答复:关于基金项目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专家遴选、评审原则、评审办法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相信第四纪界的专家学者会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对基金项目进行评审。

  建议23:上届INQUA大会没有中国学者作大会报告。建议第四纪研究会进行组织,把我国的研究亮点推向国际舞台。

  答复:经研究会理事长批准,秘书处将向下届INQUA大会组委会提议,邀请研究会副理事长郭正堂院士作大会报告。

  建议24:建议第四纪研究会组织代表团,参加下届INQUA大会。

  答复:根据INQUA章程规定,INQUA理事国/地区均需委派代表参加大会期间召开的理事国/地区会议,听取有关事务性报告,并投票表决。参加大会学术活动纯属个人行为,建议有意参加下届INQUA大会的专家学者自行参会。

  

  最后,衷心感谢全体会员对研究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秘书处

2014年11月27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
版权所有 ©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京ICP备1200184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编:100029
电话:010-82998551 传真:010-62052184 邮箱:chiqua@chiqua.org.cn